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根基。历史是支撑城市文化的必要架构,是理解城市变迁的必由途径,也是承载城市记忆的必然选择。
首先,工业化历程是沈阳工业文化形成的根基。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重要的战略区位为沈阳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沈阳创造了上百个共和国第一,成为“共和国装备部”。新时代,“沈阳制造”转向大国重器的“沈阳智造”。在不同历史时期,沈阳工业都极具代表性,是中国工业化的一个风向标,这座城市也因此具有了不可磨灭的工业印记。
其次,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是沈阳城市文化的底色。工业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是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文化的表象也不断变化。当年的沈重集团车间、东贸库和沈阳砂布厂分别被打造成1905文化创意园、时代文仓城市书房和铁锚文创园,昔日历经百年变局的工业遗址以全新的形式延续传承,凝聚了工业文化的魂魄,沉淀在沈阳城市血脉中。独特的工业文化基因铸就了沈阳人特有的品格,先后涌现了尉凤英、蒋新松、罗阳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和时代楷模,塑造了沈阳人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团结协作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他们是集中代表了沈阳城市文化的名片,彰显了东北优秀工业文化的精神价值。
第三,要进一步挖掘工业文化的特色和亮点,文化赋能沈阳全面振兴。首先,通过高校、研究机构与工业企业校研企多方合作的方式,以沈阳工业化历史进程为载体,以探寻真实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工业档案和工业文物、遗址。其次,开发工业创意园、体验馆、博物馆等,在深耕工业历史素材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延伸与创意表达,从而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再次,深入挖掘工业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多元的文旅产品,特别是开发沉浸式工业研学旅游项目,依托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数字化工厂等工业文化特色资源,体验未来智能工业的新模式,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工业文化的认知及参与度。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