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则成势;合,则互补。省市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犹如一记记重锤,擂响了向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冲锋的战鼓。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抢抓机遇的主动作为,是以“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铿锵誓言。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当下的投入决定未来的地位。破土而出的重大项目,不仅是应对复杂形势的“定海神针”,更是培育新增长极的“育苗温室”。在机器轰鸣与时代涛声的振兴交响中,我们看到向下扎根的坚韧和向上攀登的豪情。
重大项目历来是经济跃迁的推进器,对于正发力决战决胜的沈阳而言,其战略价值更显多维。从经济维度看,先进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群,本质上是对“新质生产力”的具象化实践;从空间维度看,重大项目同步推进,更是在东北亚经济走廊中搭建起要素流动的新通道。而更深层的战略意义在于,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这些项目承载着为三年行动决战决胜开新路的振兴使命。
集中开工形成的势能共振,恰似物理学中的“临界质量效应”。当众多重点项目在时空维度形成密集突破,产生的协同效应远超单体项目的简单叠加。这种成势逻辑体现在三个层面:于市场预期,重大项目集体亮相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形成“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导向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形成“蜂聚效应”;于要素配置,集群式开发倒逼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的集约化利用,形成人力、资本优势;于制度创新,项目推进过程中探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改革举措,正在重塑沈阳营商环境叙事。这种势能积累到临界点,就会引发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这就是成势起势的内在机理。
项目集群的互补互促,折射出系统工程思维在振兴实践中的生动运用。系统集成的项目布局,让每个项目既成为独立的价值创造单元,又作为推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产生乘数效应,从而为沈阳打好项目“谋、立、推、建”组合拳构建新生态。
春光不等人,形势更催人。争分夺秒抓项目的战鼓已经擂响,全市上下必须以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为新契机,上紧“发条”、开足马力,快的再接再厉、慢的迎头赶上,形成“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的效应,谋势、起势、成势、造势。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