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辽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这是记者7月20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1399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2.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578.6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7417.1亿元,增长5.6%。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从生产供给看,三大产业持续向好。农业稳中有升,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附加值较高的草莓产量增长6.6%;畜牧业总体稳定,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3.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工业稳定运行,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6%,石化工业增加值增长3.0%,冶金工业增加值增长5.7%,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5%,有力支撑了工业增长。服务业加速回暖,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恢复向好,旅客运输、住宿餐饮、商务服务等行业增长较快,客运量增长53.4%,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47.1%和31.5%,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7.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9%。
从三大需求看,拉动有力。投资规模扩大,央地合作不断深化,中央项目完成投资增长62.9%;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新开工建设项目个数达2563个,完成投资额增长13.9%;工业投资增长较快,投资额增长13.1%,比固定资产投资高8.1个百分点。消费加快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书报杂志类等商品零售额增速在15%以上。出口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农产品、电动载人汽车等主要出口产品增长较快。
二是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主要表现在市场活力增强,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四上”单位1000个。规上工业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7.9%,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速提高19.5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较快,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68亿元,增长49.8%。绿色转型稳步推进,规上工业核能、风能、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26.2%、19.8%、27.7%,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6.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4倍。
三是动能转换步伐加快。今年上半年,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9倍,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0.6%;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9%。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7.7%,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5.6%。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7.0%,增速比全国高6.2个百分点。
四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上半年,全省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7%。社会领域投资规模扩大,投资额增长36.9%,其中教育、卫生投资分别增长53.7%、8.2%。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51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1元,增长7.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92,较上年同期缩小0.0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6%,保持温和上涨水平。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