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促进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服务型机关,现将市经委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如下。
一、积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让群众拥有知情权。
市经委相继公开设立了组织机构、政策法规、人事信息、规划计划、财务公开、应急管理、政务动态、工作总结、行政执法、工作动态等栏目。按要求把应当公开的工作全部予以公开,数量达到230条。
其中:组织机构信息栏目发布信息13条,占总数的5.65%;政策法规栏目发布信息37条,占总数的16.08%;行政执法事项信息栏目发布信息7条,占总数的3.04%;规划设计栏目发布信息9条,占总数的3.91%;统计信息栏目发布信息5条,占总数的2.17%;人事信息栏目发布信息6条,占总数的2.6%;财务公开栏目发布信息8条,占总数的3.47%;应急管理栏目发布信息1条,占总数的0.43%;工作总结栏目发布信息8条,占总数的3.47%。工作动态栏目136条。占总数的59.13%。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09年我委没有接到依申请公开任务。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按照市政务公开办下发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指导手册》中市、区县(市)各委办局信息公开目录结构要求,委领导及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我委工作实际,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将必选的10个项目进行了公开。但按保密规定要求及工作职能范围和相关规定,有部分项目我委暂时还不能予以公开,如:D:人事信息中的第2项公务员招考属全市统一招考,人事局负责,我委无权单独公开和招聘;E:规划计划中的第1项工作计划,属于定期保密内容,暂不易公开;G:财务中的第4项目投资,我委无此项目单独审批权限; J:工作总结中的第2项部门大事记等内容均涉及到我市工业经济的保密问题,为此,以上项目为不易公开项目。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按照改革后的经委工作范围和权限,我委没有收费及减免工作的权限。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前行政诉讼的情况。
2009年,我委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前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举报电话150余次,其中署名信访5件,上级纪委交办要结果的3件,我们重点对市纪委交办的署名信件进行了调查处理,对群众反映的情况也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按照信访案件处理程序进行了妥善处理。解答有关省、市政务公开工作咨询1137多人次。满意率达100%。受到了有关部门、企业及群众的好评。
五、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围绕政府信息公开积极开展工作。
1.明确并完成了政务公开10个栏目公开项目,使政务公开工作真正纳入日常管理之中。二是建立了信息档案查询室,全年有近18余户企业与个人进行了查询,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及群众。三是为了方便企业及广大群众依法咨询,我们把近6年的相关文件429份提交到沈阳图书馆上架公开;受到群众和领导的好评。
2. 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的主要创新做法:
政务公开工作与年终绩效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明确规定处室负责人、委属事业单位法人为本部门政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接听咨询热线电话登记簿,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市经委日常工作管理体系,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并予以通报,检查结果与年终绩效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2009年年终评比过程中,政务公开工作均已经纳入年终绩效考评体系。
3.为了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第一时间接听企业及群众的咨询,提供优质的服务,除为行政审批办公室、监察处设立固定电话外,还配备了与固定电话连号的小灵通电话。每个处室和委属相关的电力监察大队、盐业监察大队设立专人负责的同时,还设立了接听咨询服务台帐。与全国15个副省级市的经委系统交流了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委的政务公开工作。
4.全年信息报送数量,被省、市采纳的数量:
全年报送各类综合经济信息150余期,被市委、市政府采纳80余期,分别位居全市第二名和第三名。
5.“114公民咨询热线”接听量总数、日接听量、受理群众咨询件数和办理情况:
我们设立了专人接听“114公民咨询热线”接听解答企业搬迁、破产、职工下岗等群众政策咨询。年接听招商引资、合资合作、上项目等政策咨询数1137条。
6. 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为了更好的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满足市民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委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沈阳市经委政务公开工作方案》和《关于认真接听市民咨询电话的通知》等制度。多次召开政务公开工作专题会议,把“114公民政务咨询热线”作为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好。就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接听好“114公民政务咨询热线”,提出了热心接听、耐心解答、细心接听、有责任心工作的“四心”,以及用文明用语和咨询讲解透明的“两明”工作新方法,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经委日常工作,加强管理,真正体现政府为民排忧解难的诚心。
7.建立了政务公开工作第一时间接听企业及群众的咨询和登记制度
为了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第一时间接听企业及群众的咨询,提供优质的服务,除了为行政审批办公室、监察处设立固定电话外,还配备了与固定电话连号的小灵通电话,规定每个处室和委属相关的电力、盐业监察大队设立专人负责外,还设立了接听企业、群众的咨询服务台帐。
8.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促进企业发展。
目前,市经委主要工作是以招商引资、为企业服务为重点。特制是2009年市委、市政府为支持沈阳市经济发展专门制定了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30条。政策中有6大类7条由我委负责办理。为贯彻执行好这一政策,我们多个处室深入到区县(市)企业,结合各自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宣讲,达20多次。通过召开大小项目推介会向区县(市)企业发布最新政策精神。2009年召开市级项目推介会5次,中外项目对接会4次。并按照市政务公开办要求,积极参加了在沈北新区举办的政务公开走进企业活动咨询会,会上解答问题达10项,会后解决4项,为此,30条政策在企业得到了贯彻。到目前为止,已有23项目获资金补2.79亿元。第三批正在签约报批项目16个,预计获资金补助2.74亿元。
9、积极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活动
我委目前执法部门有两个,即沈阳盐业稽察大队和电力监察大队。委政务公开办。经常组织这二个部门对有关执行政策与范围进行公开。上半年,电力大队就成功在市政府广场组织了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市民参加的节能项目新闻发布会和咨询会,使市民及企业对节能、环保、电力执行等相关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
盐业稽查大队配合市电视台、质检局等部门对盐业管理、质量鉴别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讲解,对群众关心的盐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了解答。
两个执法部门还把执法范围、工作程序,国家政策在网上和公示板向市民公告,使市民了解,为此,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意识、保护意识、打击黑盐贩子和窃电现象有了进一步加强。
10、上级交办工作完成情况
认真办理省、市政府政务公开转办政策咨询件,接件后认真组织相关处室进行认真研究。如,我们接市政务公开办转给我们的“政务公开走进企业”活动咨询问题明细表中,沈阳香雪面粉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大陆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就企业有关享受沈阳市“30条”优惠政策的咨询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准备,专题召开了两次研究会,并由张殿军主任亲自到现场进行答复,受到了企业及领导的好评。
积极响应省市政务公开办的号召,举办“5.15政务公开日”活动,举办了政务公开讲座,采用宣传板、标语口号等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同时举办了有我委工作人员参加的政务公开知识问答活动,发放问卷200余份,对答题较好的10名人员给予了奖励,从而极大调动了全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政务公开工作在全委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情况:
政务公开工作开展给经委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变化,使全委政务公开工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存在信息报送和发布不及时的问题。2010年将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业建设工作和政务公开工作紧密相结合,及时编报我市工业战线和我委信息公开情况,充分发挥政府信息的功能作用,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四日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