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优化营商环境 信用建设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栏目列表
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第205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4-03

沈阳市工商联合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服务机构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不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汇聚全市中小企业相关服务机构力量,着力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市拥有市级以上中小企业服务机构56家,其中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44家(含国家和省级5个)、示范基地12家(含省级2个)。

全市服务机构涵盖信息服务、 技术服务、 培训服务、专业服务等多种服务功能,具有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拥有相适应的配套服务硬件、软件和基础设施,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环境检测、专利申请、审计、评估、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培训等服务。所有服务机构制度健全并管理规范,基本形成专业性强、设备先进、功能趋于完善、资源共享的综合服务支撑体系,在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实现数字化赋能提供有力支撑,有效助力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取得成效

(一)平台服务能力有所提升。示范平台通过购置先进检验检测设备、建设实验室,并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为中小企业服务能力。例如:中科力勒新材料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购置土地、自建实验室等方式,打造面积超24000余平方米新材料检测服务平台,平台总投资超15000万元,并购置理化检测、无损探伤等检测设备约450台(套),设备总价值超1亿元;辽宁惠康通过“互联网+检验检测”的技术手段搭建基于中小企业检测评价技术服务平台,采取线上和线下服务模式,实现设备共享,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检测技术难题。2024年,平台服务企业200家以上,服务500家次以上,实现服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其中,服务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以上。

(二)提升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示范平台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深度技术及政策咨询,以及高难度技术服务,不断解决新产品设计、研发、标准创新、检验检测等技术难题,与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共同开展关键技术壁垒攻关。例如:中认平台科研团队与高校密切合作,为企业现有生产设备提供数据采集与测量的标准化方案,对升级改造设备提供技术鉴定与成果转化。

(三)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示范平台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实现数字化赋能提供有力支撑,并逐步推动企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支持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能。例如:北方实验室IT产品试验与检测平台为沈阳本地中小企业近250家,在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第三方信息技术服务的独特优势,为沈阳美行科技、荣科科技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沈阳中科博微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

三、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取得成效

(一)配套功能不断完善。示范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办公用房、多功能会议室、公共服务大厅等多种服务场所,满足企业不同需求,基地均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建立了规范的运营管理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企业提高全方位管理服务。例如:沈阳名仕科技文化产业园面积16000㎡,服务人员和创业导师共30人,主要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注册、财税综合服务、创业就业指导服务等内容,并对部分初创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包全免服务等。

(二)服务中小企业效果明显。示范基地立足基础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引进专业化公共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例如:沈阳科技创新中心与辽宁省多校搭建数字经济产业领域服务平台,将高校资源与市场优势进行创新结合,集聚多所高校科研成果及人才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等;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科技企业230余家,其中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20余家,在我市置业企业5家。

(三)促进创新创业成效显著。示范基地可为创业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并提供创业导师一对一咨询、创业资源对接和创业培训等多种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初创企业发展成长。例如:沈阳新经济产业园创业(辅导)基地2024年新增入驻企业18家,带动就业44人,服务企业82家,并通过创业导师分类指导、聘请专家公开课教授、开办各类企业论坛、举行各类创业、投资路演等方式,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答复

为更好地推进我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质量,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培育打造一批优秀的专业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引导鼓励平台和基地与社会服务机构加强合作,提升双创孵化载体的自我造血能力。利用市场化方式集聚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精准对接,逐渐培育壮大平台和基地服务能力,满足中小企业服务需求。

(二)不断完善平台和基地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鼓励平台和基地积极开展公益性和市场化服务,鼓励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多渠道服务体系。

(三)完善企业市场对接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加强产品、技术供需对接,利用市场化方式集聚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精准对接,逐渐培育壮大平台和基地服务能力,满足中小企业服务需求。

   (四)助力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鼓励服务机构帮助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改造,并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集聚优质服务资源,重点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 技术服务、 培训等服务,不断加快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现代化水平,通过技术赋能,全面推进沈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

感谢贵会对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1日

(联系人:笙万宝  联系电话:13555856696)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