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优化营商环境 信用建设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栏目列表
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关于将沈阳老工业场地开发成文创资源的提案》(第070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4-10

民进沈阳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将沈阳老工业场地开发成文创资源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沈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工业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提案提出的空间布局优化、保护性修复、政策创新等建议,系统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1.规划引领体系构建

编制《沈阳市“十四五“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沈阳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2021-2035)》,划定工业遗产类历史文化街区及风貌区,构建“一核两带”工业遗产保护格局。建立包含20余处优秀工业遗存的数据库,实施“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育”三级保护名录,沈阳铸造厂等3处国家级工业遗产实施最严格保护。

2.活化利用模式创新

打造“工业锈带”转型示范带,推动1905文创园、红梅文创园等7处工业遗产项目向文旅融合转型。2024年我市工业旅游收入突破25亿元,沈飞航空博览园等3家单位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创新“工业+文创+科技“模式,运用VR/AR技术开发虚拟炼钢体验等数字化项目,推出“铁西记忆”系列盲盒等工业IP衍生品。

3.政策保障机制完善

出台《沈阳市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在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多元投入机制,如奉天工场等项目通过PPP模式和724老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项目通过对社会招标吸引投资。

二、重点工作举措

1.空间布局优化

完成全市1980年前工业遗产资源普查,建立“一厂区一档案”动态管理系统。重点推进卫工河沿线工业遗产群连片改造,整合沈阳重型机械厂等遗存打造“工业文化景观轴”规划建设装备制造、冶金等分行业专题博物馆,形成“市级综合馆+区域分馆+企业史馆”三级体系。

2.保护性修复

实施“一遗产一方案”保护工程,不断推进老龙口酒厂扩建工业旅游体验区、沈阳造币厂历史展示区改造等项目。正在推进卫工河沿线工业遗产群连片改造,整合沈阳重型机械厂等工业遗存打造“工业文化景观轴”,规划建设装备制造、冶金等分行业专题博物馆,形成“市级综合馆+区域分馆+企业史馆”三级体系。

3.模式创新

推动工业遗产向文旅融合转型,打造“工业锈带”转型示范带。中国工业博物馆(原铸造厂)年均接待游客30万人次,1905文化创意园年举办文化活动200余场,红梅文创园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消费集聚区。

三、未来工作计划

1.项目推进:加快推进红梅文创园申报2025年度国家级工业遗产,实施“工业遗产焕新工程”,重点推进大东片区、三台子片区工业遗存连片更新,打造“沉浸式工业研学”示范项目。

2.品牌建设:举办“沈阳工业文化节”,开发“工业遗产深度游”等线路,2025年工业旅游收入预计达30亿元。

3.机制完善:建立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专家智库,完善“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确保保护工作科学有序。

感谢贵委对沈阳老工业场地开发成文创资源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8日

(联系人:王毅  联系电话:13019383839)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