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优化营商环境 信用建设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栏目列表
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第十六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我市5G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的提案》(第254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2-05-09

陈锡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5G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收到您的提案后,我局会同市发改委、卫健委、自然资源局和三家电信运营商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所提建议充分汲取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5G基站建设及应用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塔公司积极筹措资金、迅速购置设备、精心安排施工,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积极统筹协调,落实推进机制,实行日调度周通报季考核,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协调会、对接培训会等方式,全力支持和保障5G基站建设和应用推广。同时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先后印发《沈阳市5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方案》、《沈阳市推进5G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沈阳市创建“双千兆”城市实施方案》,促进5G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网络承载能力有效提升,推动5G网络在制造业领域融合应用。

1.5G通信基础设施规模全面提升。2021年新建5G基站1万个,超过了前两年建设数总和,累计建成5G基站1.7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9个,已覆盖全市重点区域,实现政企单位、交通枢纽、景区、垂直行业需求场景以及人员流动密集地区覆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支撑。我市5G基站建设规模在东北三省位居首位,略高于哈尔滨、长春、大连的累计总量。

2.5G行业应用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我局组织各区县加大了5G应用场景宣传和需求挖潜工作力度,累计组织召开64场应用场景培训对接会,征集195个行业应用项目,其中已建成项目52个,在建项目32个,谋划项目111个,重点培育推进华晨宝马物流自动引导车、赛轮公司远程诊断、辽宁振昌智能电气设备5G工业自动化控制、沈阳机床园区巡检、沈阳积水潭医院远程医疗等5G应用项目。今年2月份,沈阳市入选工信部2021年度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州)的拟推荐名单。沈阳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入选城市将在2022年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数据安全产业园区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二、对委员所提意见建议的答复

(一)加强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效果。

2022年我市仍按照适度超前、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建用并重的原则,全力推动运营商争取省、集团公司的资金投资计划,尽快落实基站建设点位,并及时收集运营商5G基站建设存在问题,分别形成基站建设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分解至各区县,发挥市、区两级工作专班作用,组织各相关市直部门、各地区全力推进5G基站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企事业单位协调、审批协调、用电等问题的解决,保障基站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质量,为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提供5G网络保障。

(二)加强5G专网基建,加快应用探索。

现在5G专网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5G专网的建设发展势在必行,为全面满足客户实际需求,市工信局将锚准市场需求,调研有5G专网需求的企业及园区,并全力协调运营商建设部署5G专网。

移动公司在汽车制造,电力,政府项目等产业,5G专网项目18个,通过5G工业互联网+MEC大带宽及低时延无线网络,承载数据的5G回传,实现工业数据精准采集,位置精准跟踪、生产精准联动,全面降低人为干预和安全风险,有效解决了人工依赖程度高、人员投入多、成本大、计量不准确等痛点问题。联通公司在宝马物流AGV定位、航天三菱工业数据传输完成5G专网建设,提升企业专项效率30%左右。电信公司与汽车制造企业、医院、部队等多个企业客户合作探索5G定制网应用场景。同时与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流程实验室合作,打造基于5G定制网基础上5G+PON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模式。

(三)推进5G应用,优先打造行业标杆。

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和融合应用,推动5G应用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培植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重点发展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相关行业;形成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的5G行业标杆,为其他领域提供可借鉴模式,在全社会各行业普及5G应用,打造沈阳市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5G创新应用示范引领区。

1.在车联网领域。为进一步推动沈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沈阳市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面的各项工作,2021年我们选取汽车城专线作为示范线路,开放道路里程近22km,分别对11台公交车、46个主要路口、41个公交站台进行改造,并且建设云端管控平台,建成22公里人车路云“智慧公交”体验线路建成并使用,大东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可视化平台正式运行,实现智能公交运行可视化管理与驾驶员行为管理,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管理与车路协同管理。

我们将以大东区为先行区,在全市范围内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推进交通标志标识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实现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通信设施、智能路侧设备、车载终端等之间的智能互联,推进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平台建设。

2.在智慧物流领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市以智慧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不足,物流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比例较低,在智能物流装备方面仅有新松公司的移动机器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我们将依托沈阳国际物流港,构建国际商贸智慧物流港。在园区内加载智能化设施,布局智能卡口、智能摄像头等,实现货运车辆自动比放等智能化升级。深化数字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融合应用,开放园区物流管理及仓储场景,推进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智能仓库管理、AGV、AMR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及新产品快速落地,同时探索智慧云仓、无人机配送、大数据物流服务平台等物流服务新业态。

3.在智慧医疗领域。我市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智慧化的建设,积极探索智慧化医院的应用场景,提升在5G环境下医院服务水平,医院实现患者的远程指导和问诊。组织各医院信息中心对智慧化医院进行探讨研究,全力推动5G环境下无感就医试点工作。在5G环境下实现沈阳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远程生命体征监控和指导,增加患者的治愈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

我市将在现有基础上,利用5G大带宽、全链接特性,将针对疫情等重大突发医疗卫生公共事件,未来通过5G医疗专网、5G医疗物联网平台、5G影像云平台充分协作,为政府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加速应急救援指令下达,实现信息高效便捷沟通,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应急救治速度;基于5G的医疗影像云,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医疗影像上传和下载,结合移动诊疗车、120急救等业务场景,实现影像信息的快速触达。  

(四)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

2021年,我局设立了市区两级的5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共有39个成员单位,包含市直部门、各区县(市)及三家运营商,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今年将继续发挥5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作用,建立完善市直部门、各地区及运营商之间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组织各基础电信企业、各地区及相关部门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和责任分工,量化工作内容,做到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时限进度。加强统筹调度,落实专班工作会议制度,全体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传达并落实国家省有关指示精神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跟踪调度会每月召开一次,听取各成员单位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并对下步工作提出要求。推进协调会每周召开一次,由专班办公室组织各地区和部门推进协调解决5G基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工作。

2.保障基站建设,营造发展环境。

一是推进公共资源免费开放。根据运营商建设进程,编制了5G基站建设公共资源开放目录。免费开放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机构所属非涉密公共区域及设施资源。并会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局等部门研究确定推进公共资源的办法及标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会同教育局、卫健委、国资委等行业主管部门推进管辖范围内的公共资源应主动免费向铁塔公司、各运营商开放。二是加强要素保障。组织市供电公司做好供电保障,市营商局提高审批效率,市城管执法局做好塔杆资源的共建共享。严格落实《辽宁省电信管理条例》,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电信基础设施安全的行为。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展会、论坛、大赛等方式促进电信运营企业、行业应用企业与用户的对接,助推应用项目落地。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媒介,组织市通管办、电信运营商加大对基站电磁辐射科普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支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政策引领,助力企业转型。

我局印发了《沈阳市创建“双千兆”城市实施方案》,其中为支持开展5G行业场景应用,在广泛征求企业及运营商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提出“每年对开展5G行业应用场景项目企业的电信业务服务费给予补助,当申请补助资金总额不高于500万元(含)时,按照单个企业实际发生电信业务相关服务费的50%给予补助”,“对获得国家级5G试点示范、优秀产品、优秀案例及解决方案的项目,给予申报主体一次性奖补100万元”。

4.强化对接培训,搭建政企平台。

一是加强5G应用场景需求挖潜力度。协调市卫健委、文旅广电局、教育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各地区5G应用行业指导,组织各区县围绕本地实际分行业、分规模召开两场专题对接会,加大推进5G行业应用场景培训宣传和对接工作力度。二是加强应用推广。组织市移动、联通、电信及铁塔公司分行业梳理各行业各领域已建成、可推广的典型5G场景案例,在全市进行推广。三是加强项目培育。组织各区县(市)定期梳理5G应用场景项目,跟进项目进度,推进谋划项目落地。

感谢您对我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5月5日

(联系人:董立鹏   联系电话:22711766)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