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组织专业人员对我市工业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并公布沈阳工业遗产目录的建议
为落实国家及省政府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相关要求,凸显沈阳作为国家工业摇篮和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继承和弘扬劳模精神,我市编制了《沈阳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2019年7月2日通过市规委会主任会议审议。规划中对我市工业遗存底数和现状的全面普查,目前确认我市现有113处1980年前的工业遗存资源,并在《沈阳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中进行了系统的分类阐述,提出了具体保护内容和保护措施。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邀请我局参加了专家论证会,我局结合工作实际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开始组织各地区推荐申报国家工业遗产项目,我市分4批分别推荐了沈阳工业博物馆铸造馆、造币厂、老龙口酿酒厂等产权单位进行申报,目前铸造馆、老龙口酿酒厂被分别认定为第二批和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工信部、省工信厅的统一安排,进一步梳理筛选我市工业遗存资源,好中选优推荐申报国家工业遗产,为我市争取更多国家工业遗产。
二、对沈阳工业历史、工业遗产进行系统研究的建议
您提出的关于“沈阳工业遗产按照时间顺序分成三类,即民族资本工业时期的工业遗存,日伪殖民时期的工业遗存和近代工业发展时期的工业遗存。这些工业遗存中第一类工业遗存主要集中在大东区和皇姑区,后两种工业遗存主要集中在铁西区。这三个区的工业遗存资源比较丰富,厂区规模也较大”的意见,对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极具参考价值,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围绕工业遗产的历史、科技、社会、艺术4个价值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丰富保护内容和利用模式,逐步完善保护措施和保护方式,进一步理清发展历程和保护价值,凸显我市工业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三、对于比较重要的工业遗址,设立标识碑、标识牌,宣传、介绍沈阳工业遗产;由市自然资源局制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建议
为进一步彰显沈阳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扩大保护工作影响,推动文旅融合,我市开展了沈阳市文物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为重要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设置简介牌并附加二维码。市民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文字、照片、音频等信息,了解工业遗产的名称、年代等详细介绍及背后的故事。其中完成了“已消失类”工业遗产的牌匾文字编制和可阅读信息(28 处)内容的收集整理,市自然资源局于3月9日就文字内容征求了我局意见,下一步我局将继续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据我们了解,市自然资源局编制的《沈阳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在概括性总结了沈阳工业遗产历史地位与保护价值的基础上,遵循抢救性、整体性、真实性保护与统筹发展原则,重点加强对1980年以前建成使用的工业生产设施、生产辅助设施及相关社会活动场所等不可移动遗产资源,以及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可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性保护。提出由四个片区、两个层次、一个名单组成的保护框架,以及具体的保护内容与措施。对工业保护区划定保护范围,提出空间格局、建筑遗产、景观环境的具体保护要求。下一步我局将加强与市自然资源局的沟通,积极推动《沈阳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
四、依托铁西区、大东区、皇姑区工业建筑遗产,建设沈阳区域文创中心、博物馆园区、工业遗址公园等,充分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助力沈阳建设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建议
今年,我市积极推进建设区域性创意中心行动,目前正在起草文化创意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将充分挖掘铁西区、大东区、皇姑区等区县的工业建筑遗产资源,持续推进一批工业建筑博物馆、传统工艺传承作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对属于历史文化建筑,将为其制作阅读二维码,充分挖掘工业遗存历史文化,通过纪录片、动漫演示、图片、书籍等媒介充分展示我市悠久的工业历史和文化,丰富展示手段,使之成为工业文化活的教科书。
通过对工业遗存开发可利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融入现代文化创意,引进文创、艺术、休闲等业态,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园区,打造文化创意经济。一是对传统的手工工艺遗存资源。积极推动建设手工作坊博物馆,发挥传统工艺的吸引力,打造生产观光、品鉴产品,完善销售、休闲体系,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园区。二是对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园区。积极推动观光产品的同时,创造性开发深度体验的研学产品和衍生品。三是积极推进大东区民族工业文化博物馆,推进31街区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建设。四是推动国内最大的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提升改造,加快万科红梅文化产业园改造项目、工人村文化创意旅游片区、沈阳市工人文化宫综合体项目、卫工街工业文明景观和不夜街建设,形成以中国工业博物馆为龙头,卫工街为轴,以红梅文化园、奉天工厂、Z广场、1905文创企业、31街区、奉天记忆、梦工场等重点文创产业项目为两翼,串联仙女湖公园、劳动公园、奉天老街、工业文创园等地标项目,以点带面,以中心带动周边,全方位打造具有铁西特色的工业文化公园。五是利用铁西城区部分现存铁路专用线进行修复,建设铁路观光旅游线路,感受铁西的历史神韵和现代风采,打造铁西“永恒运转的工业城市博物馆”。
五、谋划工业旅游龙头项目,深挖新松产业园区、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等企业观光的内涵,将简单生产观光转化升级为生产全程深度观光体验的建议
我市在工业旅游资源及潜力竞争指数榜单中排名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近年来,我市工业文化资源不断得到深入挖掘利用,形成了中国工业博物馆、新松产业园区、老龙口1662历史文化街区(老龙口酒博物馆)、八王寺汽水、沈飞航空博览园、蒸汽机车博物馆、1905文化创意产业园、沈阳铁路机车陈列馆、奉天记忆文创园、蒙牛乳业、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可口可乐世界、沈阳造币博物馆观光生产线等多处围绕工业遗存开发的工业旅游主题线路,从多视角展示沈阳工业文化元素,凸显了我市工业文化风貌。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提案,对进一步展现沈阳工业文化内涵,助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相关部门多次到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新松产业园区、沈阳工业博物馆和沈阳造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调研,下一步市工信局、文旅局、自然资源局等市直部门将继续加强沟通协作,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力度,配合相关企业将工业旅游从简单观光升级到生产全程深度观光体验,不断推进我市工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4月22日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