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和发展消费产品制造业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收到您的提案后,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所提建议充分汲取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消费产品制造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我市消费产品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我市消费产品制造行业以轻工产品制造为主,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饮料制造、家具、家电、塑料制品、造纸、包装材料、纺织服装等门类。
2018年1-12月份,我市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35.9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全市加快6.4个百分点,占全市的19.5%;完成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全市加快4.6个百分点,占全市的17.1%。
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速高于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和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木材加工业、木质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7个子行业。截止2018年12月末,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226户,其中亿元以上企业户数85户。1-12月份累计完成产值696.1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1%;完成增加值118.9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8%。1-12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等效益指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4%、40.2%和89.2%,分别比全市高出4、36和86.2个百分点。目前,我市稻米、乳品、肉禽加工、糕点、糖果、饮料、酒类等行业的产业优势还在继续保持,一些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基本形成,一些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相继建成。全市已经形成了粮油、饲料、肉类、乳品四大优势主导产业,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6户(国家级8户,省级42户,市级106户)。其中,饲料和禽类加工业位居全国前列。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重点地区主要是沈北新区、新民市和法库县。其中新民市和法库县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沈北新区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也是中国名优食品产业基地。沈北新区有农产品深精加工及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新民市有造纸包印产业集群,法库有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业扭亏为盈。2018年12月末,全市纺织业规上企业17户;1-12月份完成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0.4%,占全市规上工业的0.2%;完成增加值2.4亿元,同比下降0.2%,占全市规上工业的0.2%。1-12月份利润总额由上年的亏损转为盈利,增长41.7%。目前,我市西装、女裤、职业装、标志服和华服(旗袍)等在省内外有较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安娜服装年出口额达到3000多万美元;杰恩盛纺织和玺赢中式女装(旗袍)在国内独树一帜,并有近亿元的销售额;丰雷、达蒙的西装定制、新天地、日月新、君仕、五三零五、依神的职业装(标志服)和艾妮露丝的功能性内衣等等,均受到省内外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供不应求。
我市纺织服装业集聚的重点地区包括沈河区、于洪区和康平县。其中沈河区是“中国服装商贸名城”,也是“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于洪区有沙岭女裤产业集群,共有企业158家。康平县有塑编及纺织产业集群,有企业近百户。
龙头企业稳步增长。2018年1-12月份累计完成产值,禾丰牧业、华润雪花、红塔烟草、辉山乳业、希杰生物、康师傅饮品、千喜鹤、顶益食品、伊利乳业、双汇食品、蒙牛乳业、桃李面包、玖龙纸业、海尔冰箱、华润五丰等均超过了10亿元。
农副食品加工业细分子行业情况
单位:个、万元
细分子行业 | 企业数 | 主营业务 | 代表性企业 |
谷物磨制 | 36 | 570520 | 华润五丰、香雪面粉、益海嘉里、中粮米业。 |
饲料加工 | 59 | 2555286 | 禾丰牧业、波音饲料、爱普罗斯饲料、 |
植物油加工 | 7 | 213228 | 富虹油品、苍达粮油。 |
屠宰及肉类加工 | 20 | 630711 | 双汇食品、千喜鹤、禾丰牧业、昊明禽业、 |
蔬菜、菌类和水果加工 | 3 | 11200 | 弘侨生物科技、北亚食品。 |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 4 | 223903 | 希杰(沈阳)生物、福来食品、豆华天宝、 |
食品制造业细分子行业情况
单位:个、万元
细分子行业 | 企业数 | 主营业务 | 代表性企业 |
焙烤食品制造 | 12 | 235436 | 稻香村、桃李面包、米旗食品、好利来食品、 |
糖果、巧克力及 蜜饯制造 | 4 | 10250 | 不老林食品、贝贝食品。 |
方便食品制造 | 7 | 268083 | 顶益食品、今麦郎、统一企业、冬冬食品。 |
乳制品制造 | 5 | 286087 | 蒙牛乳业、蒙牛达能、伊利乳业、娃哈哈乳品。 |
罐头食品制造 | 1 | 44229 | 娃哈哈荣泰食品。 |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 5 | 73178 | 红梅食品、青花食品酿造、沈阳含饴食品。 |
其他食品制造 | 9 | 82333 | 德式冷饮、中街冰点城、 |
(二)我市消费产品制造行业开展的重点工作
1.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通过展会平台引领行业发展
2018年市食品协会组织的稻香村·第十届沈阳食品节、市家具产业协会组织的沈阳国际家博会(春秋双展)、市服装服饰协会承办的中国服装定制全产业链(国际)峰会等展会召开,均取得较好的展会效应。目前,沈阳国际家博会已经成为我市轻工行业的一张名片,随着沈阳家博会平台效应的显现,沈阳的中心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是辽宁的家具集散地,也是全国家具行业在东北乃至内蒙古地区集散地。同时“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揭牌,我市纺织服装行业走向复兴发展的重要一步。
沈阳国际家博会已经成为我市轻工行业的一张名片。由辽宁省家具协会、沈阳市家具产业协会组织的沈阳家博会从2018年起,开启春秋双展。2018年3月春季首展成功。规模达到6万平方米,有405家企业参展, 8万多家居界同仁和经销客商与会。其中,221家沈阳家具企业参展,成交额4.7亿。8月5日-7日秋季展会中,有来自国内外910户企业参展,展出面积13万平方米,观展人员13.3万人次,与会专业买家占比90%,展会达成初步成交意向约31亿元。其中,沈阳家具企业433家参展,意向成交额11.7亿元。
稻香村·沈阳食品节帮助我市食品企业开拓市场。2019年1月10日-14日,由沈阳市食品协会主办稻香村·第十届沈阳食品节展销会开展。展会推出产品对接会、红色乡村第一论坛、评选2018年度“沈阳特产”、沈阳“最美食品人”评选、你好旧时光主题宣传等活动。展销订货会面积1万多平方米,500余家名优食品厂商参展,近万种产品供消费者选购。展会迎来20万客流,销售额达500万。
“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落户沈阳。2018年12月10日,中国服装协会授予沈阳市沈河区“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位于沈阳嘉宁大厦,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项目运营面积2万平方米,基地由沈阳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主办,沈阳杰恩盛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嘉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基地依托国内外服装定制领域有代表性的服装定制面(辅)料、原创设计、柔性化生产、品牌营销、配套技术、设备和相关服务机构等方面企业和人才共同组建国内首家“服装定制全产业链”展贸服务平台。12月17--19日中国服装协会定制专业委员会、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服装定制全产业链(国际)峰会”。峰会聚集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定制全产业链资源,是国内首次以“服装定制”为主题、上下游产业链和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大型峰会。
2.以重大任务为抓手,积极促进食品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一是精心制定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沈阳市食品工业“十三五”(2016-2020)发展规划》(沈经信委〔2017〕176号),并组织相关县区编制了《沈北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法库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二是认真编制促进食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制定《2018年促进食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编制《沈阳特产食品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编制《2018年度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挂图作战示意图》等。三是努力提升食品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积极落实《沈阳市制造业智能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在2015年补助1416万元(整个轻纺行业1551万元),2016年补助1809万元(整个轻纺行业2496万元)基础上,2017年,有禾丰牧业、八王寺饮料、福来食品、恒生生物4户食品企业获得了2017年度资金支持,共获得补助1032万元(整个轻纺行业1634万元)。列入智能升级计划的企业基本都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四是全力推动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对10个食品行业亿元以上项目按月推进调度,重点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对重点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逐月跟踪调研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五是积极落实沈阳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档案部分的工作。参加2018年全市第三方评估机构组织的创城评估和2018年省食安办组织的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评价,两次得分率均100%。落实沈阳创建国家卫生城示范城市食品安全档案部分的工作,国家组验收得分率100%。
3.以顺应重大产业发展趋势为目标,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3.1聚焦客户需求,服装业、家具业打造定制化服务
目前我市“中国服装商贸名城”已有服装定制企业(门店)两千余家,其中丰雷男装全品类定制、黎富西服、杰恩盛纺织定制面料、玺赢新中式女装定制等企业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沈阳盛西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企业生产的3D品牌木门享誉国内外。该公司也是木门国家规范制定参与者。
3.2提高综合竞争力,乳制品业、饲料加工业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我市乳业、饲料龙头企业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融合发展。禾丰牧业联合白羽肉鸡食品链各环节企业院所组合成辽宁省白羽肉鸡食品链绿色制造联合体,打造种鸡饲养—鸡雏孵化—肉鸡饲养—饲料加工—肉鸡屠宰—调理加工一体的绿色产业链。辉山乳业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和可追溯的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以饲草、牧草种植,精饲料加工,良种奶牛饲养繁育,全品类乳制品加工,乳品研发和质量管控及清洁能源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中国乳品行业婴幼儿配方粉产品追溯首批试点单位以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证的“透明供应链”5A级企业。
3.3以智能升级为契机,海尔冰箱打造互联工厂
从2015年开始,轻工纺织行业开展智能升级改造示范试点工作。辉山乳业、八王寺饮品、禾丰牧业、福来食品等企业通过智能改造提高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特别是顺应德国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海尔集团提出了外建U+智慧生态圈,内建互联工厂的战略构想。沈阳海尔互联工厂在自动化基础上实现数字化集成、设备集成互联、高柔性化生产模式,积极探索基于物联网和务联网的互联工厂,通过大数据实现大规模定制、个性化生产,目前公司智能冰箱柔性生产线,已经达到智能升级国内领先水平。
3.4以制订行业标准为依托,食品业、家具业抢占行业高端
沈阳麦金利食品制造有限公司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牵头制订《苹果醋饮料》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和所有实验工作都是由麦金利公司完成。沈阳宏发企业集团家具有限公司是实木家具省规范制定的参与者。沈阳梦宝家私有限公司是第一个通过国家软体家具规范检验的企业,相关国家规范制定的参与者。沈阳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是相关品类面包食品国家标准的制定者。
二、对委员所提意见建议的答复
(一)市县两级政府关于我市消费品制造集群的规划安排
201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沈阳市委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沈阳市加强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市工信局组织相关县区编制了《沈北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法库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新民造纸包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康平塑编及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目前,沈北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成为以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为引领,集食品研发创新、检测认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工业旅游、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为一体的现代食品工业基地。集群汇集了中粮集团、百事可乐等世界500强企业7家;禾丰牧业、辉山乳业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19家;燕京啤酒、好利来食品等中国名牌15家;东亚种业、南京雨润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誉名沈阳沈北新区为“中国名优食品产业基地”。
(二)市工信局关于我市消费品制造行业的政策扶持
为努力提升我市轻工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近年来,市工信局通过智能升级、精益管理、工业节能、增值税奖励、中小企业专项等项目为我市轻工企业积极进行政策扶持,进行资金奖励和补助超过6000多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吸纳您在第0360号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呼吁重新认识消费产品制造业的重要性,要把消费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在落实我市出台的各项普惠式扶持政策工作中,积极为轻工纺织企业争取扶持政策,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努力寻找引进适合我市产业布局的轻工纺织行业项目,加快消费品制造行业的发展。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聚焦重点领域。加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的研究调度,做好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工作。鼓励和帮助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做大做强。
2.加强市场开拓。引导企业与辽宁轻工特色产品馆开展合作,加强线上市场推广。积极组织企业参评中国轻工百强等活动,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协会指导,充分利用展会平台推动产业发展。
3.适应消费升级。梳理农副产品和现代家居等产业链条,推进高质量产品和高质量项目发展。
4.鼓励智能提升。支持条件较成熟的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的技术改造和发展建设,重点在饲料、乳制品、家具、纺织服装等行业挖掘一批智能制造轻工企业。
5.推动产业聚集。在于洪区沙岭裤业产业集群现有150余家企业聚集的基础上,研究推创“中国裤业名镇”。
感谢您对沈阳轻工行业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4月24日
(联 系 人:陈武 联系电话:024-23768575 13998361470)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