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市工信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所提建议充分汲取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办理工作。现将目前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已全面提升,推广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保有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关键零部件技术日臻成熟,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断增加,低温使用性能越来越好,电机关键性能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车型和品牌逐年增加,续驶里程300-400公里以上的乘用车产品逐渐成为主流,整体使用成本明显低于传统燃油车。
沈阳市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重点城市,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沈阳拥有华晨宝马、上通北盛、华晨雷诺、华晨中华、金杯车辆、沈阳华龙等整车企业,目前除上通北盛外都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华晨宝马X3纯电动汽车将于今年年正式投放市场;华晨雷诺F50纯电动版乘用车即将上市销售;华晨中华H530纯电动版已经研发完成;华晨宝马已形成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能力;沈阳国科金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金属所,主要产品为低温高倍率磷酸铁锂系列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恒大新能源整车及电池项目已分别落户浑南和铁西,未来将成为拉动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8年以来,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18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1647辆,同比增长829%;实现工业产值110亿元,同比增长1274%。2019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3155辆;实现工业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为华晨宝马生产的530LE、X1混合动力和之诺60H车型。
截至2019年底,我市共推广绿牌新能源汽车8657辆,占全部机动车辆的0.35%。其中纯电动汽车4610辆(纯电动客车1081辆,纯电动乘用车3165辆,纯电动货车36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4047辆(插电混乘用车1727辆,插电混客车2319辆,插电混货车1辆),每年节省燃油6926吨,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971吨,为城市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沈阳市新能源汽车大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已全部建设完成,目前已有2000余辆新能源汽车接入平台,为我市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撑。
为了加快我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本着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2019年初我们积极与国网公司、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国内主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和本地的辽宁国通售电有限公司、辽宁雷风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接,制定2019年建设计划,包括建设数量、建设地址、建设时间、投资额等,并积极推进各项目取得进展。截止2019年底,沈阳市已有15家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经营公共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累计完成建设100座充电站点,共2009个充电终端(其中公共终端1459个,私人充电终端550个)。沈阳市大数据中心与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合作,已经完成全市性的充电导流APP的设计,APP目前正在最后测试阶段,测试完毕后正式向市民推广使用。《沈阳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初稿完成,共规划新增244处站点,5766个充电终端。
二、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
按照《沈阳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 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实施方案》,我市新能源汽车总体总体发展目标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纯电驱动新能源汽车为主要战略取向,强化政策引领和市场培育,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建设智能高效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引进优势企业来我市建厂、合作,积极推进产业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突破关键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创新商业模式,在东北地区率先走出一条快速、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一)加大市场推广应用范围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是市场。如果没有市场,一切事情无从谈起。所以,沈阳市要想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先抓市场。特别是在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物流车等方面加大推广力度。我们将千方百计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先行先试,以城市公交、出租、网约、邮政、物流领域为重点,同时在汽车租赁、环卫、市政服务、通勤班车及私家车领域推广。今年计划先行投放1500辆电动网约车,同时在年底完年更新纯电动公交车1128辆。加快中德园电动示范区建设,早日建成零排放园区,形成推广应用示范效应。
(二)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华晨宝马为核心龙头,积极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华晨宝马、华晨研究院、华晨雷诺金杯三个研发中心建设,推进华晨宝马持续打造宝马亚洲发展战略中心、亚洲技术研发中心和宝马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全球重要出口基地。加快总投资300亿元的华晨宝马新工厂项目建设,力争在2022年形成年82.6万台产能。推动华晨宝马年产4万台X3纯电动车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正式投产。推动华晨集团提升纯电动汽车研发制造水平,力争年内H530纯电动汽车下线。确保华晨雷诺金杯2021年投产新能源商务车及物流车。
同时,必须牢牢抓住恒大新能源汽车整车、新能源电池和轮毂电机项目建设的有利契机,建成生产+销售+技术的全产业链闭环。另外,我们将国内造车新势力对接,积极引进长江汽车、前途汽车等重大项目落地,同时,大力发展“大三电”和“小三电”,燃料电池等产品,加快建设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体系。
力争到2022年,新能源整车产能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低温充放电、充电倍率、电机效率等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安全性满足大规模推广应用需求,轻量化新型材料得到广泛应用,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关键技术水平提升助推我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培育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在动力电池原材料、电池单体、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三小电”系统、轻量化材料、充电基础设施设备、智能网联车载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项目上取得突破,通过本地培育和引进等措施,逐步弥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加大政策保障服务
虽然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已经出台,但是相对国内其他省会城市仍需完善。今年将继续执行《沈阳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 促进产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方案》(沈政办发〔2018〕142号)文件,我局已于4月中旬下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补贴(含电费补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补贴、产品公告奖励、销售分级奖励资金方面组织申报工作。因沈政办发〔2018〕142号文件将于年底到期,我们将依据《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长期规划》,结合沈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新的政策,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更好地促进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我们还应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的平台作用,形成立足沈阳、辐射东北的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关联服务能力。
(四)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沈阳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初稿完成,待通过市规委会审批后。同时,因沈政办发〔2018〕142号文件将于年底到期,为保持政策连续性,借鉴成都、杭州、广州、上海等城市经验做法,编制了《沈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初稿,《管理办法》分为总则、规划管理、建设原则和标准、建设审批和验收、建设和运营补贴、准入和退出、保障措施、附则八个部分。《管理办法》对充电基础设施补贴方式进行了修改,并加入了对市级平台的补贴内容。
为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我局牵头每半年召开一次各县区充电桩建设工作会议,充分调动各县区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各地区 引进特来电、星星充电、德恒新能源等国内充电桩知名企业,提高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水平。鼓励和支持沈阳市城投集团等政府平台公司整合资源,强强联合,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业主。今年要重点推进244处站点,5766个充电终端建设,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力争到今年年底,实现电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充电安全性、可靠性稳步提升,彻底解决充电难问题。
(五)营造宣传应用氛围
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重点领域特色产品,依托各类汽车展会创新论坛等形式,大力营造市场消费氛围。以铁路、交通、运政、航空、地铁、城管、园林、旅游、教育、广电等部门,在车站、机场、码头、地铁站、公园、景区、学校等地及公交车、出租车、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发布新能源汽车的公益广告及《关于大力推广和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倡议书》,让社会和民众了解新能源汽车、接受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最终在我市形成新能源汽车文化。
感谢您对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5月7日
(联系人:战金帅, 联系电话:22899099\18704002121 )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