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优化营商环境 信用建设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栏目列表
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人大第十六届三次会议《关于强势助力沈阳行业龙头企业及产业群体发展的建议》(第385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0-05-16

陈鹏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势助力沈阳行业龙头企业及产业群体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所提建议充分汲取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市级重点产业集群20个,其中,省级产业集群16个。涉及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民用航空、医药化工、软件及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2019年,20个重点产业集群完成产值4527亿元,同比增长2.7%,入驻企业1025户,从业人员24万人。两个千亿集群继续保持千亿产出,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219亿元,大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562亿元,同比增长12.8%;超百亿产业集群4个,其中200亿以上集群2个,沈北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完成产值414亿元,同比增长9.7%,铁西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完成产值327亿,同比增长7%;沈北智慧产业集群和大东航空航天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分别完成产值131亿元和120亿元。

今年因疫情影响,截止3月底,全市19个重点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产值66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但沈北、康平和法库的农产品深加工逆市上扬,呈现增长态势,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3%、280.5%和1.8%。现有企业1056家,安置就业人数达到23万人。

二、对所提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

按照国家、省政府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求和市委着力打造产业链的统一部署,我局围绕汽车及零部件、通用石化重矿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力装备、航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6大重点产业,通过深入梳理25户龙头企业的百余种核心产品配套情况,选择出了15个具有代表性的主导产品链条。目前针对梳理出来的“弱点断点”进行研究,并起草了《沈阳市重点制造业产业链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0~2025年)》,通过推动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全力推进我市重点产业链建设。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重点围绕华晨宝马、上汽通用、雷诺金杯、中华和金杯等5大整车及三菱发动机等6家企业梳理产业链,形成传统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车和发动机3个子产业链条,梳理出17个核心零部件断点,10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通用石化重矿产业链。重点围绕沈鼓集团、远大压缩机、北方重工、三一重装等4家企业梳理产业链,形成大型压缩机、皮带输送系统、煤矿综采设备、矿车、盾构机等5个子产业链条,梳理出26个核心零部件断点,11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电力装备产业链。重点围绕特变电工沈变公司梳理产业链,形成特高压变压器子产业链条,梳理出6个核心零部件断点,9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重点围绕新松机器人、通用机器人和沈阳机床梳理产业链,形成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2个子产业链条,梳理出11个核心零部件断点,12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航空产业链。重点围绕沈飞国际、沈飞民机、中航燃机和中航发黎明梳理产业链,形成民用飞机、燃气轮机2个子产业链条,梳理出8个核心零部件断点,8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点围绕三生医药、成大生物、诺康生物、东北制药、东软医疗和新松医疗梳理产业链,形成生物医药、CT机2个子产业链条,梳理出12个核心零部件断点,10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三、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项目引领

围绕构建新兴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补齐优势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强化传统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延伸现有产业链向上下游拓展,推出产业链建设、新产品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一批项目,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不断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实力。

(二)注重产业链纵向、横向同步发展

着力打造产业链条,纵向围绕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主导产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横向推动创新、人才、资金等多要素深度融合、协调联动、互促共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三)加快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6大重点产业链建设,新建并完善9个产业园区(产业基地),15个公共服务平台,将以产业园区(产业基地)作为载体,推进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链集聚、集约发展,不断打造全产业链条。

(四)加大政策扶持

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机器人未来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正在研究制定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下一步我们也将研究促进本地采购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供应商采购目录,保证产业链配套质量稳定;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供应商备份体系,优先将本地企业纳入合格供应商目录,提升本地产品配套率,化解供应链外埠供应风险。

感谢您对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5月14日

(联系人:吴志跃   联系电话:22737286  13998886761)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