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生物制药产业专项政策支持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所提建议充分汲取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说:生物制药产业关乎科技、经济、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科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着力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为更好促进我市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我市提出了“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建设,起草了《沈阳市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沈阳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沈阳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沈阳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等行之有效的鼓励政策。
一、明确发展思路,建立高效工作推进机制
《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沈阳市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主管市长任组长,统筹推进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承担日常工作。并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力争将生物制药及高端医疗装备产业打造成沈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完善精准的产业扶植政策,政府与企业共同推动高质量创新项目
为充分调动我市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企业研发积极性,有效缓解企业研发、特别是临床研究阶段的投入压力,我们提出了《沈阳市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探索后补助、奖励和风险补偿等多种支持方式,重点对创新药物审评审批、成果产业化、技术改造、知识产权申请、高端人才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示范应用等给予支持;提升专项资金扶持力度,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生物医药及医疗健康装备新产品研发、一致性评价、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拓宽投融资渠道,尽快设立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为生物医药及医疗健康装备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培育壮大本土医疗健康产业。积极配合省工信厅“智造强省”有关项目扶持资金申报工作,在企业新产品产业化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2021年、2022年我市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企业分别获得相关支持5975万元、2639万元,其中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北方药谷德生(沈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获得专项资金支持3144万元。
三、改善人才环境,优化人才引、稳、留、用问题,建设高水准的人才要素市场
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市拥有沈阳药科大学、东北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大学等多所在生物及机械电子领域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综合类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在实施人才战略,加强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引进工作方面,我市制定了《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自由港的实施意见》、《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如:实行来沈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增强我市对省内及周边省份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推进科研机构和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分红、股权等多种形式激励措施的执行等。我们将面向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大力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精准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完善人才配套支持体系,大力培养和引进基础研究、产业技术、资本投资、市场营销、园区运营等各类专业人才,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环境。
四、科技专项扶持,倾力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技术创新
市科技局创新出台支持生物医药发展政策。增设生物医药科技专项,对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药品注册证书和生产批件以及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生产批件并在沈产业化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按类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2021年,共支持6家单位、8个项目,给予后补助奖励资金1242.8万元,带动相关产品研发投入经费7956万元。通过政策引导,海王生物“MT-1207”、依生生物“冻干人用皮卡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三生制药“HIF-117胶囊”、成大生物“重组十五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东软医疗“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等三类医疗器械获批生产,一批二类、三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沈阳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支持,并列为沈阳市十二个千亿产业链之一。我们将以推动新产品产业化和创新成果转化为关键抓手,优化研发及产业化政策支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将沈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基地。
感谢您对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3月15日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