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优化营商环境 信用建设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栏目列表
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人大第十七届二次会议《关于打造沈阳新能源电池基地并完善产业链的建议》(第0241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3-03-15

姜兴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沈阳新能源电池基地并完善产业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所提建议充分汲取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整体向好。2023年,我市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98887辆,同比增长38.1%。其中华晨宝马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生产14733辆,iX3纯电动生产63541辆(累计出口29952辆),3系纯电动生产20516辆。累计完成产值307.4亿元,同比增长27.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零部件项目不断实现重大突破。总投资102亿元年产量达30万套的华晨宝马新世代电动总成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规划产能40GWh的亿纬锂能储能及动力电池项目等重大项目陆续签约。深圳华翔电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协鑫集团换电装备制造基地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强链补链项目正在洽谈。随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版图逐步绘制,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构成强力支撑。

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44757辆,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终端16700个,其中公共充电终端3200个,私人自用充电终端约13000个,车桩比较2021年度的约为3.4:1变为约2.68:1。

二、对代表所提意见建议的答复

一是推进现有产品电动化转型,加快引入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资金、土地、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依托华晨宝马新能源转型的契机,加快推进华晨宝马新世代电动总成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扩充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瞄准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及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充分利用沈阳市现有整车生产资源,正在引入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构建整车多极发展格局。

二是加快建设“三电”重点项目。充分发挥链长制专班作用,配套引入核心部件生产企业。动力电池方面,适时研究成立动力电池产业联盟.加快推进亿纬锂能总产能40GWh锂离子电池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国科金能新能源汽车用低温动力电池的产品化和产业化,配套引入电池隔膜、正负极材料、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项目。驱动电机方面,加快推进采埃孚电驱动科技(沈阳)HEAT GEN 5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及电机生产装备基地、采埃孚(中国)投资新能源整车电驱动系统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投产,配套引入永磁体、硅钢材料、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其他方面,支持德科斯米尔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敏能U2U12蓄电池盒总成、马勒新能源汽车冷却与空调产品技术改造等配套重点项目建设。瞄准宁德时代、弗迪电池、精进电动、日本电产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力争在2025年前成功招引一家动力电池和一家驱动电机生产企业,发挥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构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生产和供给体系。

三是提高动力电池性能指标。推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或引进高比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循环寿命的全气候动力电池技术。鼓励动力电池单体及系统企业加强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研究,不断提升单体一致性、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不断降低成本。同时紧密跟踪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体系动力电池的研究和工程化进展。针对东北地区冬季低温严寒的自然气候特征,鼓励本市整车企业与电池供应商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保温设计和低温加热技术研究,集中力量解决高寒低温气候环境下动力电池放电性能衰退、工况不稳定控制等技术性难题,满足北方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运行要求。

四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构建新增长点。编制《沈阳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沈阳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2023年工作计划》,成立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推进组,专班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申报和规划建设沈阳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园区等工作,并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园区纳入我市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及特色工业园区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打造新型产业生态,构建以整车为龙头,带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快速发展的“未来赛道”产业体系。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沈阳市标杆型产业链,成为推动辽宁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引擎。

感谢您对沈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3月13日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