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优化营商环境 信用建设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栏目列表
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人大第十七届二次会议《关于培育壮大沈阳市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建议》(第0426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3-03-28

谭学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壮大沈阳市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沈阳半导体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所提建议充分汲取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第一部分:我市半导体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开展情况

(一)产业发展概况

沈阳市半导体产业主要由集成电路装备及零部件相关产业构成,目前共有相关企业18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主要产品包含薄膜沉积、涂胶显影、晶圆切割、封装等整机设备和真空干泵、真空机械手、反应腔等关键零部件,多项产品和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发展水平国内领先,与北京、上海共同构成国内半导体装备三大重点地区。2022年,沈阳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实现产值69.8亿元,同比增长82%,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预计产值突破80亿元。

(二)推进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2022年沈阳市建立了集成电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专班机制,专班由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和相关区县组成,编制了《沈阳市集成电路产业链行动方案(2022-2025年)》《沈阳市集成电路产业“链长制”工作专班方案》等文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二是推进谋划一批重点项目。2022年共推进23个在建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6.2亿。芯源微高端晶圆处理设备产业化、拓荆科技半导体薄膜基地扩产等项目顺利实施。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拓荆科技、芯源微、富创、新松、科仪等企业承接国家发改委相关技术攻关专项和科技部“十四五”科技重大专项共7项。项目实施对于突破“卡脖子”技术封锁意义重大。四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辽宁希泰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浑南、新引进的沈阳睿昇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实现产值2.97亿元,贺利氏信越石英半导体生产基地项目在沈阳经开区开工。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等工作举措效果显著。

第二部分:对代表所提意见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的建议。

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快速增长,为我市集成电路装备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将鼓励企业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国产装备和零部件领域保持竞争优势。一是推进实施一批产业化项目建设,提升产能,扩大产业规模。二是加快研发创新,继续在整机装备和零部件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提升关键技术水平,不断填补国内空白,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半导体装备国产化替代进程。

(二)关于继续加强投入和支持的建议。

近年来,沈阳市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21年市工信局联合市财政局出台了《沈阳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及相关细则,对我市集成电路企业技术改造和贷款贴息项目给予支持,2022年5个集成电路项目共获得资金补贴783万元,有效支持了企业项目建设。2022年11月,辽宁省印发《辽宁省培育壮大集成电路装备产业集群若干措施》,在企业培育、研发创新、人才引育、投融资和土地供给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我市正在由市发改委牵头起草沈阳市相关配套政策,将与省政策形成合力,重点围绕项目建设、研发创新等提出具体支持措施,扶持我市企业发展壮大。

(三)关于积极发展工业芯片和汽车芯片的建议。

目前我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和零部件领域,芯片制造基础薄弱。一是加快研发面向先进制程的集成电路整机装备和零部件,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国产芯片制造提供设备保障。二是充分利用沈阳工业基础和汽车龙头企业优势,加强与汽车芯片厂商对接合作,推进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立。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争取引进芯片设计、制造企业,完善产业链结构。

第三部分:下一步工作

一是推进产业规模壮大,力争今年实现产值80亿元目标。二是积极推进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建设。三是完善政策环境,对集成电路产业加强支持力度。

 

感谢您对沈阳半导体产业发展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3月27日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