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政府设立专门帮助民营中小企业纾困基金的建议》收悉。特别感谢您对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收到您的建议后,市工信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人员认真研究,对您所提建议充分汲取的同时,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市国资委开展了办理工作。
中小企业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存量达到82.33万户,同比增长10.8%,占全市的95.7%,安置就业216.6万人;其中,私营企业为27.14万户,占全市的88.1%,安置就业112.9万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8%,占全市的61.9%。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610.8亿元,同比增长13.4%,占全市的49%。实现出口总值99.3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全市的32.1%。
多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贯彻落实国家、省重大方针政策的同时,以区域内龙头企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立足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并积极组织协调驻沈金融机构,研发金融产品,多措并举,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一、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为推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地落实,市工信局会同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营商局等10余个市直部门研究起草了《沈阳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方案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特色,以加强扶持和培育,提升企业专业化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方向,从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比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3个方面设置了工作目标,从加强财税支持政策、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施梯度培育、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公共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落实举措。
二、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根据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统计,截至2020年2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091.04亿元,同比增长10.5%,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比大连高6.9个百分点。截止2月末,沈阳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799.7亿元,比年初增加99.8亿元。
(一)出台惠企金融扶持政策
为支持企业经营发展,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市直部门联合或单独制定下发惠企金融扶持政策共11项。各区县(市)针对辖区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制定惠企金融扶持政策共7项。扶持政策分别在担保机构担保费率、企业贷款贴息、固投补贴等项目上对企业进行降补贴。
(二)多渠道开展助企融资
1.充分利用金融服务平台数据征信作用。市金融局联合振兴银行搭建沈阳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2019年9月3日正式上线试运营。平台时时发布政府惠企政策、企业融资需求和银行金融产品,实现了与市税务、社保、司法、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数据平台的对接,银行在企业授权情况下,随时查看企业的征信报告、税务、司法等重要信息数据,实现数据征信功能,极大提高了银行对企业信息数据的认可度。目前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银企时时对接,已注册企业198家,169家企业发布融资需求97项;注册金融机构36家,累计发布90款金融产品。平台利用数据征信实现企业融资4400万元。
2.充分利用现有融资产品进行融资。一是创新创业担保贷款模式。2019年7月,市人社局、财政局、金融发展局、人民银行沈阳营管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和《沈阳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实施细则》,搭建市级“政府+银行”模式的担保平台,使我市的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得到快速发展。2019年发放贷款1.88亿元,是2018年的2.4倍,其中: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7877万元。2020年2月底,全市累计发放贷款3420万元,其中:为小企业发放贷款505万元。二是发挥应急转贷资金效用。发挥国有应急转贷资金作用。拓源集团应急转贷资金累计投放570笔,累计投放金额667.5亿元,扶持企业115家,为企业节约资金成本7.74亿元;推动民营应急转贷资金作为国有平台的有效补充发挥积极作用。沈阳市联宏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市工商联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民营应急转贷业务累积投放笔数153笔,累计投放金额5.94亿元,累积服务中小微企业近100余家,为企业节省财务费用近600万元。三是积极开展“助保贷”业务。积极开展面向小微企业的“助保贷”融资业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为35户小微企业成功发放增信贷款15484万元;2019年,市金融局与拓源集团、光大等多家银行签订“助保贷”合作协议。截至2019年10月,已为沈阳智林饲料有限公司及沈阳卓益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3笔助保贷业务,总授信1150万元。 四是发挥投资基金作用。发挥市区两级政府部门设立的投资基金作用。截至2020年3月,沈阳德鸿天使投资基金、浑南重点园区助企贷等市区两级基金累计投放3783笔,投资项目17个,服务企业2243户,共计150.18亿元。
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市直部门及各区县(市)利用应收账款质押、应急转贷资金、“助保贷”业务,市区两级产业扶持基金等金融产品,已累计为我市小微企业融资827.27亿元。
三、推动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2月下旬,市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帮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协调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建立了“部门协同、市区贯通”的工作机制,指导各市直部门、区县(市)政府及时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在防疫物资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流动资金压力、用工保障、原材料供应、市场开拓等方面具体问题,切实帮助中小企业减少损失,稳妥、分类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和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截至5月11日,全市涉及工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16个行业中小企业共计22931户,已开复工19119户,开复工率83.38%。
四、加快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
为全面完成清欠工作任务,市减负办于4月17日下发了《关于报送清欠工作会议部署落实情况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市领导工作部署落实情况报送市减负办,重点报送剩余无分歧欠款按月还款计划,资金来源,是否存在困难等情况。同时,按照《关于开展我市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回头看”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我市清欠“回头看”工作总结。同时,组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500万元以下无分歧欠款5月底前完成“清零”、其他无分歧欠款10月底前全部清偿完毕要求,重新制定还款计划安排。
五、加快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培育认定一批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一季度,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工作。认定了辽宁畅通数据、沈阳示剑网络、辽宁达能电气等18个平台为沈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二是落实资金政策,4月份,安排补助资金867.8万元,支持11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升级改造项目。三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进一步完善工业生产要素供需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在全市范围推广工业生产要素供需服务平台。四是组织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按照《工信部 民政部关于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厅联企业〔2020〕12号)精神,组织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创业 、培训、咨询、营销、投融资等线下、线上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切实对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目前,入库企业150户。二是组织开展“双创”活动,营造创业创新良好氛围。动员我市中小企业或创客积极参与2020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启动2020年“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沈阳区域赛前期筹备工作,通过动员中小企业和创客积极参与大赛及举办沈阳区域赛,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小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吸引社会机构投资与合作,加快促进成果产业化。
七、推动中小企业“小升规”“规升巨”
一是推动“小升规”。建立完善“小升规”培育数据库,以企业2019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标准,对“小升规”企业培育库进行了调整,完成入库企业500户。兑现2019年度“小升规”企业奖励资金,编制2019年度首次升规入库企业奖励计划,预算资金约905万元。同时,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省奖励资金。二是推动“规升巨”。依据省政府给我市“规升巨”企业的考核任务,对区、县(市)2020年度“规升巨”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各区、县(市)负责的指标任务。按照先进装备、重大技术战略装备、新型原材料“三大基地”和军民融合发展方向,以及细分领域居于前列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补充调整2020年“规升巨”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100户。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落实惠企扶持政策,在用好现有融资手段的同时,大力研发创新融资产品,对区域内产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支持,缓解企业发展资金短缺压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再次感谢您对沈阳市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5月9日
(联系人:邹玉峰 联系电话:86589553)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