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
现就宁先圣代表的《关于深化中俄科技创新合作的建议》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俄罗斯)都是世界上的大国,国土广阔,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两国贸易往来,交通便利,开展技术创新合作有产业和经济基础,市场潜力巨大。
一、沈阳工业优势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不仅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型城市,更是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2021年1-2月份,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户数增加到1633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4.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7%。
我市工业基础雄厚,打造了“120万吨/年PDH装置丙烯制冷压缩机组”、“ZZDFPZ-607500/750-1100换流变压器”、“大型高效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关键设备”、“14纳米硬掩模(ACHM)薄膜沉积设备”、“集束型多层匀胶显影机”等一批高端装备。通过改造升级汽车及零部件、石化通用装备及重矿装备、数控机床、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老字号产业,深度开发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农产品等原材料及深加工原字号产业,培育壮大航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生物医药、高端医疗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字号产业,梳理石化通用装备、重矿装备、电力装备、数控机床、煤炭机械、轨道交通、机器人产业链及其重点企业供应链配套链发展现状,分析产业链配套短板,明确产业链建设目标及重点任务,不断推进数控机床、大型压缩机、特高压变压器、轨道交通装备、盾构机、机器人产业建设工作。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逐渐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人工智能等产业为支柱,冶金、石化、建材等产业为特色,机器人、航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依托沈阳机床集团、鼓风机集团、北方重工、特变沈变集团、新松机器人等行业龙头企业的高档数控机床、大型压缩机、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机器人、盾构机等先进技术和产品与俄罗斯开展高端技术研究、成果转化、高技术产业化等多方技术合作。
二、深化中俄合作
我局将协助贵局深化中俄科技创新合作,配合做好中俄科技合作成果转化和对接等相关工作。
1.对接国家、省关于“中俄科技创新年”有关方案政策,加强与国家、省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按照国家、省对口主管部门对“中俄科技创新年”有关工作部署,做好互访、学习、考察,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相关工作;
2.加强中俄两国在输变电、机器人、航空等高端装备及新材料领域的交流与协作,协同配合有关部门适时开展科技成果对接;积极开展中俄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工作;推动我市扩大对俄轻工等领域的合作,鼓励我市轻工企业与俄罗斯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合作;
3.推进产业协同,探索双方在优势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渠道,在IC装备、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加大补链、建链、延链、强链力度,形成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链,推进我市优势产业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
4.建立技术创新合作交流渠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落实走出去战略要求,加强两国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互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及定期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好沈阳理工大学的“辽宁省俄罗斯院士专家工作站”和4个中俄联合实验室的合作研究示桥梁作用;
5.加强宣传品牌,配合相关部门对我市工业产品加强宣传推介,共同开拓市场。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3月24日
(联系人:佟盛 联系电话:22720452)
版权所有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沈阳市浑南产业开发区世纪路1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2723471 传真:024—22740873 E-mail:bangongshi-sgxj@shenyang.gov.cn
网站地图 | 许可证号:辽ICP备2022009692号-1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7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0050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